-
9 月 29 日,随着松山抗战文化研修环节的结束,为期 5 天的 “保山市2025 年海外侨胞国情研修” 活动在侨乡保山圆满收官。来自缅甸、老挝的 21位海外侨胞代表与 4 位在保华裔留学生,循着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,在中医药文化、特色产业、红色记忆与非遗传承中,完成了一场跨越国界的 “寻根之旅”。
文化根脉:中医药与非遗的跨文化对话
活动首日,研修团便走进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,深度参与第三届高黎贡山国际中医药文化节。在文化论坛上,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解,让侨胞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。随后的高黎贡山文化艺术节,则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,展现了保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。
非遗体验则让文化感知变得可触可感。在青龙街板桥古镇,侨胞们围观乌铜走银匠人掐丝、鎏银的精妙工序,亲手拓印甲马年画;永子棋厂内,现场观摩棋子滴制技艺,当看到黑子透光照映出的翠色光环时,侨胞掏出手机记录:“这是‘指尖上的魔法’,要带视频回去分享。” 而在六羡茶艺学校,通过茶艺学习的融合体验,在茶香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优雅与深邃。
产业脉搏:从咖啡园到产业链的发展观察
作为中国精品咖啡核心产区,保山的 “咖啡之旅” 成为研修团最受期待的环节。在比顿咖啡庄园,侨胞们参与咖啡烘焙、古法研磨等实操,庄园负责人讲解道:“保山咖啡已通过侨商渠道进入东南亚 20 余国。” 随后参观的咖啡博物馆与中咖企业,则完整呈现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图景。
精神基因:华侨精神的当代传承
在爱国侨领梁金山故居,讲解员深情讲述其 “倾尽家财助抗战” 的事迹:1932 年捐资修建惠通桥、抗战期间捐献 80 辆卡车与 1 架飞机,那句 “国之不存、何以为家” 的家训,让在场侨胞动容。随后,杨晓东老师的《华侨历史及华侨精神》课程,以滇西侨胞 “走夷方” 的奋斗史为例,诠释了 “家国情怀” 的千年传承。
9 月 28 日晚,共同参加 “讲好我们共同的故事” 系列活动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展演。整场活动分为三大篇章,层层递进,深情演绎了保山与东南亚各国侨胞之间源远流长的情谊。保山融媒体中心同步直播的展演,超 5万人次观看。
同心筑桥:侨务工作的 “保山实践”
此次活动是‘以侨为桥’的生动实践。作为拥有 50.4 万海外侨胞的重点侨乡,保山始终以亲情乡情为纽带,此次研修更创新 “文化 + 产业 + 思政” 模式,让侨胞从 “旁观者” 变为 “参与者”。
举报